微博源自 Twitter

鄙视抄袭是一回事,认为只要是抄袭就一定不如原作是另一回事。前者是道德观上的态度,表态不需要理据,世界本是千姿万态,人的底线也不尽相同;后者是评价,表扬要在点上,批评也要。

我今天只谈产品本身以及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没有产品背后的故事。

先列参考文献,按发文时间顺序排列。讨论,甚至争论,由此而来,我也就从此出发。

新浪微博抄袭了 Twitter ?@newkhonsou
microblogging和微博信息架构产品差距和影响@virushuo
病态自我中心加弱智的“专业评论”@luoyonghao
遵霍炬之嘱而作 — @hecaitou
为何微博必须有“评论”?@newkhonsou
为何微博应该去掉“转发”?@newkhonsou

这六篇都是最近拜读的有一定反响的相关文章,在动手写此文之前又温习一遍。读后感:
分析大多不讲理,将自身使用方式强加给大众用户,或臆测大众用户的使用方式,然后基于此使用方式来进行批判。有点莫须有的味道。 有个看的明白点的,踩的住点的,又偏偏喜欢踩人,解剖对方文章做的不错,自己却不做系统性的分析。不立论先开火,容易误伤。

我不表态,不揣测,不假设,只摆事实讲道理;我不争,只论,论清楚,不含糊。

词汇:

  • 推、博文 — Tweet
  • 转发 — Retweet
  • 引用转发 — Quote Tweet
  • 回复 — Reply,特指对 tweet 的回复,对评论、私信回复不在论述之列
  • 评论 — Comment
  • 时间线 — Timeline
  • 粉丝 — Follower

观点:

  • 微博源自 Twitter,是多媒体化、论坛化的 Twitter。
  • 多媒体化是进化,是后来者对 Twitter 的优势,这种优势来自对 Twitter 经验教训的汲取,来自于平地起楼的无拘无束。对此,Twitter 不会坐看不管,必然积极进取。
  • 论坛化是演变,是微博区别于 Twitter 的特征,这一特征本身不体现明显的优势或劣势,更适合被理解为风格上的差异,但确实给产品构架带来了额外的复杂性,好在这种复杂性没有转嫁到大众用户头上。对此,Twitter 不太感冒,因为这不符合 Twitter 的简捷风格。

多媒体化

微博中图片是同文字一样的一等公民,这对应于图片同文字相当的普及程度。看看拍照、图片分享等产品的火爆,或随便在网上逛逛,便能感受到图文并茂的时代已在眼前。

Twitter 中图片是借助文字—超链接—存在的,是二等公民。这种低文一等,在用户对图文并茂内容的需求面前,缺陷暴露无遗。Twitter 已经意识到,并开始积极改进

视频现在还是二等公民,无论在微博还是 Twitter 中都是借助超链接存在,但可预见这是多媒体化道路上的下一个进化点。

论坛化—评论

论坛化的一个要点就是评论机制,这是微博特有的。而评论机制正是当下争论的主题:评论好还是不好?

评论对需要评论的用户来说,当然好;评论对从不评论的用户来说,基本没影响,所以无论好坏。

关键点:微博中的评论并没有代替转发或回复,是一个额外的可选项。

这是 Twitter 中和微博中信息交互的图示:
Twitter Data Flow Weibo Data Flow

一图胜千言1,用文字展开来表达清楚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不过细微之处文字更严谨,感兴趣的可以跟着绕绕,不感兴趣的可以挑重点看。

Twitter

对一条感兴趣的 tweet(记为 TW),我可以

  1. 转发
    Retweet(记为 RT)内容等同于 TW,不可附加我的内容。
    RT 完全依赖于 TW,一旦 TW 被删,RT 也将消失。
    RT 出现在我的 timeline 中,我的 follower 可见。

  2. 回复
    Reply(记为 RE)的内容完全由我决定,我可以简单回复,或带原文引用回复。
    RE 指向 TW,其含义基于 TW 的上下文,但其存在性独立于 TW,即 TW 消失不导致 RE 消失。
    RE 出现在我的 timeline 中,我的 follower 可见。

微博

对一条感兴趣的 tweet(记为 TW),我可以

  1. 转发(+回复)

    1. TW 为原文
      Retweet(记为 RT)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原文,另一部分为我的附加内容。
      RT 中的原文部分完全依赖于 TW,一旦 TW 被删,RT 中的原文部分也将消失。可见,这部分等同于 Twitter 的转发。
      RT 指向 TW,转发同时也起回复作用,我的附加内容就是回复的内容。这部分等同于 Twitter 的回复。所以,微博没有单独的回复功能。
      原文内嵌的好处是上下文一目了然。相比之下,Twitter 中的回复必须引用原文才能直接提供上下文,而引用部分是占用字数的,所以对长文基本写不了几个字的回复。
      RT 出现在我的 timeline 中,我的 follower 可见。

    2. TW 为转发
      Retweet(记为 RT)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 TW 所转发的原文,另一部分为我的附加内容。
      RT 指向 TW,起回复作用。
      RT 出现在我的 timeline 中,我的 follower 可见。

    可见,微博的转发只能转发原文内容,即便转发操作是在其他转发文上进行的。转发文本身的附加内容不能被转发。而如上所述,转发文的附加内容就是回复,也就是说,回复不能被转发,这是微博的限制。

    但是,如果说这就导致了原文与回复的不平等,阻碍了信息流动,我不同意。因为,在我通过转发 TW 再次转发原文时,可以引用 TW 中的回复内容,而且微博默认就是把 TW 的回复内容作为引用预先填入我的回复框内。以引用的方式进行转发(Quote Tweet),这正是 Twitter 在引入官方转发以前的民间转发方式。显然,当初这种方式非但没有阻碍信息传播,反而多番造就了转发引爆全球的壮观景象,直至今日也很难说官方转发和引用转发哪种方式更受欢迎。

    正是通过这种对原文直接转发+对回复引用转发的方式,微博通常都能提供一个一目了然且完整的上下文。当然,随着回复层次加深,引文必然会触及字数上限,深层回复者需要自己删减做取舍。Twitter 中亦是如此,微博至少还确保了原文的完整性。

    如果觉得这种设计不合理,可以来对比一下另一种潜在方案:转发部分为 TW。

    1. 如果转发部分的 TW 内嵌上层转发或原文的话,这样就形成了嵌套转发,层次深了显然不行。
    2. 如果转发部分的 TW 不内嵌上层转发或原文的话,RT 的上下文就只有 TW 的回复部分,上下文缺失特别是原文缺失会影响信息的有效接收。

      所以,即便现行设计不够理想,确实也没有更好的设计可用,至少我想不出来。

    概述:微博中回复内容不能直接转发,只能引用转发,这并非出于要将回复置于相对于原文次一级的地位,事实上引用转发效果不错,Twitter 中也一直在使用。

  2. 评论

    Comment(记为 CM)指向 TW,附属于 TW。一旦 TW 被删,CM 也跟着消失。

    CM 出现在 TW 下面,不出现在我的 timeline 中,我的 follower 不可见。

    可见,评论是真正的二等公民,这也是多篇参考文献中所批判的不平等。但是,这种不平等阻碍信息流动了吗?

    微博中的评论并没有代替转发或回复,是一个额外的可选项,并且可以转发、评论同时进行。所以,评论机制的设立并没有要削弱信息流转的意图。

    事实上,评论的存在多提供了一种组织信息的方式—论坛的话题方式,而这种方式确实是有用的,这一点只要从这一模式由 newsgroups 到 BBS 到论坛这样一条经久不衰的生命轨迹就能看出来。

    我若选择了只评论不转发,说明我有兴趣参与此话题,但是不想传播。可能我的觉得 TW 在我的 follower 中没有共鸣,可能我知道 TW 会触犯某些 follower 的禁忌,可能我就想偷偷的,反正我不想让 TW 出现在我的 timeline 中,而这是我的自主选择。你总不能说这样的一种自主选择权阻碍了信息流动吧?

    设想在同样的情况下,在没有评论可选项的 Twitter 中,我会怎么做?什么都不干—不该转的我还是不会转啊。

    反之,我想转发的,有没有评论,我都会转发。

微博源自 Twitter,走出了自己的路;Twitter 一路走来,风格值得坚守,旧不可守。


  1. 图的信息传播效率可以远远高于文字,这也印证了多媒体化的重要性。